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工程硕士(软件工程)085212)

2019-03-04 来源: 作者: 审核:

   工程硕士(软件工程)

085212

一、培养目标

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业事业单位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智能软件工程、软件服务和信息大数据工程相关理论与技术的软件开发与管理人才。使学生掌握解决软件工程问题的现代技术手段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按照软件系统工程思想进行大型软件分析设计、软件研发、工程项目组织、管理和实施的能力。能较好地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应用开发、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

要求达到以下培养目标:

1 政治素质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 基本知识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掌握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等紧密相关的基本知识,以及本学科的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等核心知识。

3 学术素养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诚实守信,严格遵守科学技术研究学术规范;理解团队在软件工程活动中的作用,具备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了解软件著作权和专利的作用和价值,具有基本的知识产权意识。

4 学术道德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恪守学术道德与规范,在软件工程研究中,论文、代码、文档、数据和工具是表征软件工程研究成果的几个重要方面,要对他人的这些成果进行正确辨识,并在自己的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加以明确和规范的标示。

5 获取知识的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有软件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应基本熟悉本学科某一特定领域的科研文献,并有能力获得从事该领域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应具备通过互联网、电子文献数据库获取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能力。

6 实践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具有独立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7 学术交流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以书面和口头方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研究结果和实验方法;能够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陈述和答辩,有能力参与对实验技术和科学问题的讨论。

8 外语水平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达到基本的数学和语言要求;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本专业外文文献的阅读,并能准确地撰写论文外文摘要。

9 身心素质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有健康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智能软件工程

2)软件开发与服务

3)信息与工业大数据

三、学制、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总学分应不少于32学分。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

公共学位课

外语

基础英语

90

3

01

研究生院

必修

思政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01

必修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01

必修

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60

3

01

至少选择2

矩阵论

60

3

01

数值分析

60

3

02

组合数学

60

3

02

数理方程

60

3

02

随机过程

60

3

02

公共选修课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40

2

02

选修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40

2

02

国家地理与旅游安全

40

2

02

第二外国语(日语)

40

2

02

专业课

核心课

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

40

2

01

十大网投正规信誉网址

必修

高级人工智能

40

2

01

选修课

高级软件工程案例

30

1.5

02

选修

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30

1.5

02

自然语言处理

30

1.5

02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含实践1学分)

30

1.5

01

企业级软件开发技术JavaEE

(含实践1学分)

30

1.5

02

先进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

(含实践1学分)

30

1.5

02

人机界面设计与认知心理学

30

1.5

02

云计算技术

30

1.5

02

大数据编程技术

30

1.5

02

服务器运维技术

30

1.5

02

嵌入式Linux系统设计与应用

30

1.5

02

嵌入式软件开发与测试

30

1.5

02

网络编程技术

30

1.5

01

大型数据库开发技术

30

1.5

02

语义网程序设计

30

1.5

02

软件质量与软件测试技术

30

1.5

02

□●高级软件项目管理

30

1.5

02

Web搜索与推荐系统

30

1.5

02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30

1.5

01

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

30

1.5

01

数据可视化技术

30

1.5

02

专业英语

30

1.5

01

 

注:代表案例教学课程;代表企业导师参与讲授的课程;代表与职业资格对接的课程;

代表双语教学课程;代表与计算机技术(050201)共享的课程。

五、必修环节

1  学术活动1学分,至少参加10次学术讲座论坛。

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科前沿的进展,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积极、主动地参加校内外本学科、专业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各种学术活动。凡由学校、研究生院及各院、室、所组织在本校举行的相关学术活动,研究生均应参加。凡校外学术组织和省、部、国家有关部门、单位及国际学术团体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可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参加。

学术活动为申请学位的必备环节,不得免修。学院根据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的考勤和学生撰写的学术报告的质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由导师综合评定。

2  选题报告(含专硕实践计划)1学分。

1)文献综述报告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双导师的指导下确认研究方向,并围绕研究方向,开始阅读本领域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总数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15篇,完成不少于6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并在开题报告中予以体现。文献综述报告应反映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由双导师组织考核。

2)选题报告(含专硕实践计划)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含专硕实践计划)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项目、软件开发项目或技术攻关研究专题。论文选题(含专硕实践计划)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选题报告(含专硕实践计划)以文献综述报告为基础,内容包括课题来源、主要参考文献、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论文工作计划安排、预期效果等。开题报告(含专硕实践计划)应公开进行,由双导师组织专家组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出学分。

3专业实践与技能训练4学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年的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研究生需提交实践计划,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学院要对研究生实践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并于论文答辩前进行实践环节考核。

具体要求:

1)研究生应在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后,在导师的安排下开始专业实践训练。专业实践的持续时间应保证不少于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研究生可在导师的安排下进入校内导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或校外导师及其所在单位的科研平台进行实践训练,也可进入学院建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进行现场实践训练。应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深入地应用理论、方法和新技术解决软件工程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同时深入企业,体验企业的文化和运作方式。

3)专业实践应于第三学期10月底前,结合学位论文工作需要,在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下,制订专业实践计划,并向学院提交《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经学院审核通过后开始实施。

4)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应解决有研究意义、有一定难度且主题明确的实际问题,并填写专业实践活动工作日记;专业实践中期检查由学院统一组织,双倒是导师共同负责。专业实践结束后研究生须进行专业实践总结,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专业实践报告,并填写提交《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考核表》。

5)专业实践考核由学院组织完成。专业实践考核分为过程表现和实践成果两个部分。其中过程表现根据研究生的现场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现场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进行考核,实践成果采用答辩形式进行。不参加专业实践或专业实践考核不合格的硕士生不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和申请毕业。

4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1学分。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对研究生在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方面进行训练提出明确要求;研究生应参加校、院组织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讲座,写不少于3000字的学习报告或心得体会。研究生在就读期间要特别注重培养和提高自身学术道德修养、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六、科研与论文

1科研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鼓励其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或取得工程应用成果。在毕业前须至少完成以下学术研究成果中的任意1项:

1)独立开展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实际应用课题研发,取得学科分学位委员会认定或已被应用的研发成果(需提供研发成果验收单或应用证明);

2)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含录用)SCISCIEEI检索的学术论文至少1篇;

3)学生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公开发表(含录用)计算机界认可的国内外重要核心期刊学术论文、或者计算机界认可的高水平国际会议学术论文,至少1篇;

4)正式受理并已经正式公开的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学生须排名前二)要求公示或授权;

5)在企业实习期间为所在企业撰写相关建议书1份,并被企业采纳;

6)在经学科分学位委员会审核认可的重要国际学术比赛中获得前三名的名次;

7)经学科分学位委员会认可的其他学术或研发成果1项。

以上学术研究成果须在双导师指导下完成,并符合选题方向。研究生满足提前毕业条件的成果,与满足本学术研究成果要求的成果不能重复使用。

研究生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一个月内第四学期初一个月内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检查其课程学习的学分是否满足要求;开题报告是否完成,决定是否可以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具体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2论文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产品设计方案、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具体要求研究生院另行下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的相关要求应按照《澳洲威尼斯精品区研究生学位论文及其基本要求》相关规定执行。

七、培养方式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双(校内+校外)导师负责制。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每月至少1次、论文工作阶段至少每月2次向指导教师汇报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工作情况。

课程体系中的相关课程的考核可依据课程类型和内容采用考试考察、闭卷开卷、设计验证、报告答辩等不同方式进行,综合评定成绩60分及60分以上为合格。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按照研究生培养质量跟踪管理办法敦促研究生的学习、工作。